您的位置::智上五金网 >> 瓷片电容

走差异化道路发展湖北经济烫金

时间:2022年06月30日

走差异化道路发展湖北经济

走差异化道路发展湖北经济2006-08-26 16:50:03 来源:2006年08月26日财经时报分享到: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

不能简单看GDP,重要的是看经济结构的调整,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到位了,经济增长才有后劲和潜力。经济的发展靠中央的财政支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主要靠发挥本地自身的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就如何借中部崛起的战略,推动湖北省发展的问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征得湖北省有关部门同意,本期论坛我们将他与中央台记者的对话编辑后部分转载,以飨中部发展论坛读者。

记者:近年来,在中国的版图上有这样一个区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2004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的目光集中在了中部六省。今天在中国中部六省的湖北省武汉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湖北这块土地上,面对湖北的老百姓敞开胸怀,坦诚谈出了他对湖北以及湖北人的印象。

俞正声:我是浙江绍兴人,在青岛工作了8年时间,所以说青岛应是第二故乡,而现在湖北是自己的第三故乡,如果硬要说说对湖北人有什么印象,那么,我要说的是,湖北人有很多长处,最大的长处是刚烈、勇敢、刚强,这是我对湖北人最深的印象。我以前来过湖北两次,一次是在1978年至1979年间,做技术工作的时候,那次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汉的豆皮很好吃,这里的人很勤劳。

第二次来武汉市是我在建设部工作的时候,印象最好的就是武汉东湖的磨山,园中镶嵌了一组浮雕虽然做得比较粗糙,但是它和周围的景观很协调。这个城市的文化是很优秀的,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我们要发现我们的一些弱点,也要发挥我们的长处,把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发挥出来,要做到扬长避短。

记者:看来每次到武汉的印象都不一样,从小吃到文化,您都有所了解,那么,除了刚强和刚烈以外,湖北人还有那些不足呢?

俞正声:刚烈的另一方面就是,该柔和的时候柔和度就不够了,比方说:两个人之间有矛盾,如果你的性子太急、太烈,就容易引起冲突,这就不够和谐了。

重要的是看经济结构调整

记者:我们知道您是2001年到湖北省担任省委书记的,您对湖北发展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能给我们说说吗?

俞正声:我最高兴的就是,这几年农村的尖锐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记得2002年到湖北农村去的时候,农民围着我反映问题,不用搞什么微服私访,他们就会告诉你农村干部当中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干部做假、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当然,这些不能完全责怪村干部。这些状况是机制、体制所造成的。

现在就大不一样了,再到农村去,农民提出的要求是,村里的基础设施、水渠等要改善、乡镇干部要做协调工作等问题。现在他们提得更多的是希望政府出来工作,希望党的组织发挥作用,与过去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这几年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情。

这些年农村的变化很大,县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有了很多改善,有了很多增长点。到基层去看看各工厂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可以看到各个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进步,让人心里感到非常踏实。

记者:这里有一组经济发展数据,不知道这组数据说出来,会不会让您不高兴。20世纪80年代初期湖北的GDP在全国排在第6位,而1996年落到了第9位,到2005年下降更加厉害。排在了第12位。

俞正声:第一,GDP的下落有它一定的必然性,沿海地区的发展高于中部地区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是必然的。我在沿海地区工作过,知道那里的特点;第二,如果要改变中部地区的状况,不仅需要时间和努力,还要有耐心,不能采取简单的做法;第三,我们看经济工作,重要的不是简单地看GDP,而是要看经济结构的调整,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到位了,经济增长才有后劲和潜力。GDP只能当成一组数字,只是一个参考。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到湖北以后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包括农村的配套改革、打造武汉城市圈,以及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等,其中您认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是什么?

俞正声:当然是农村问题,你到农村以后,用不着去挨家挨户地私访,农民就把你围住了,农民反映的问题最直接,有的是体制问题,这种体制问题不能简单地责备乡镇干部,它和那些擅自挪用公款、以及腐败问题等是不一样的。政府没有更多地给乡镇运行资金,乡镇干部有时没有办法完成任务,但是他也得吃饭哪!所以他们想办法让农民不要说话。这些问题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乡镇两级干部。

这里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让一个乡镇干部领我去看一个他们觉得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头一天晚上说好第二天去,第二天去了一看,黑板上什么都写得很规范、很透明,一条一条写得很好,走近一看浆糊还是湿的。这时一帮农民过来说,这些都是假的,你们别信这个。然后手里拿出一张纸条给我看,告诉我们说,黑板上这个表是昨天晚上现编出来的,早上才粘贴上去。

记者:那么,该怎么办呢?

俞正声:中央不是确定了税费改革吗?中央拿一部分转移支付,原来的费,该取消的取消,该规范的规范,把费变成税,按税来征收,缺额部分由转移支付来弥补。再不够就要进行人员分流,另外,省财政也要不断地加大支持力度。

记者:您对农村改革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俞正声:最大的体会是,要解决农村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增加他们的收益。所以,解决农民的问题必须要把农民的利益问题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放在我们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发展不靠政策靠自身努力

记者:打造武汉城市圈是您下大力气做的第二件事,在这之前我们听到很多人在说,武汉很大,武汉的GDP占有整个湖北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人还说,树越来越大草越来越少,您在打造武汉城市圈过程中还听到别的声音吗?

俞正声:武汉是湖北的优势,也是湖北的不足。那么怎样来看待这种优势和不足呢?是削峰填谷还是鼓励优势发展来带动这些谷地,这是两种思路。我们省委认为对湖北的经济而言,只能促进武汉的发展,而不能采取削峰填谷的办法。想让武汉其他地方缩小与武汉的差距,只有充分发挥武汉的优势。放手支持武汉的发展,湖北经济才有希望。

我们湖北省是把抓武汉的经济发展和抓县域经济发展两手并重,抓大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两手并重。武汉的交通方便了,通信方便了,基础条件好了,周边的这些城市投资环境自然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记者:大家都知道中部崛起是2004年写进中央文件的,但是,您从2001年到任湖北省委书记开始,应该就在思考湖北的崛起、中部崛起的问题了,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您当时的思考,当中央提出中部崛起这个战略以后,您对这个思考有过一些改变吗?

俞正声:中部崛起是一种口号,也是一种政策,这个当然对中部地区来讲是一个鼓舞,中央的文件下来以后,我个人思考的问题有了变化。在这之前,我在想中央是不是会给我们一些政策呢?东部地区、西北、东北都有一些政策,中部地区老不给政策有点不够意思。

等到文件下来,学习了文件以后,我思想上有些变化。文件当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比如说:中部地区的某些老工业城市要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些政策;中部地区的贫困地区和老区享受西部的一些政策等等。我想,中部崛起更重要的不是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央已经感觉到了中部在全国发展当中的位置。

我们应该思考中部地区崛起要抓什么事情。就经济领域而言,文件讲了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中部地区要抓三个基地建设,一是粮食生产基地,二是能源原材料基地,三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个枢纽就是指交通枢纽。文件给中部经济发展的方向定位很明确。我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要老指望中央的政策,我们的发展重要的不是靠政策,应该要靠自身的努力。特别是对我们的老区和贫困地区而言,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

发挥本地优势

记者:关于中部崛起的政策问题,您经常会提醒大家要以平常心态去看待这个问题,提出不等、不靠、不浮躁,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三不”?

俞正声: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经济发展不能靠压指标,更不能采取非经济的做法。比如哪个县的招商引资多,我就给他升半级,这种东西是很错误的。中央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看。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结构,注意利用本地优势,而不是盲目发展。经济的发展靠中央的财政支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发挥自己优势,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要发挥本地自身的优势,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记者:您在2002年湖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要有目标不要压指标,要比较不要攀比,要有紧迫感不要浮躁”的三“要”三“不要”。我们怎样来理解它呢?

俞正声:我们都希望本地区有变化,希望出政绩,这是普遍的心态。想有政绩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要出什么样的政绩。我到县里不看GDP,我也不问你工业增加多少,我要看的是工厂近几年有没有新的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么,发展就慢了。我就会问,为什么同样条件的县它发展快,你就发展慢呢?我可以举出类似的县作比较。比如说咸宁市,还有湖北的通山和通城,他们是山里的县,紧挨着江西,在山区里边,没有什么资源,也就是以前有点基础,他们硬是把基础慢慢培养起来了。他们的特点就是重视企业家,爱护企业,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整个咸宁地区的发展速度很快就起来了,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报表显示,他们的平均税收现在是全省第一。

“三要三不要”是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在山东工作了十二年,在地方工作最头疼的就是攀比速度,攀比速度必然导致政府长官的经济行为变形。能不能战胜这一点,这是地方负责人素质的最大检验。

记者:打基础管长远,这可能是在湖北有效的方法,您认为我们在打基础的过程当中哪些是最牢的,哪些是有些欠缺的?

俞正声:打基础最有效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从全省看,老的企业像钢铁、汽车、烟草等行业,它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包括石油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以及我们的磷化工业都初见眉目,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县域经济看不到老企业,老企业都垮掉了。现在到县里去有一批好的企业有了新的增长点。但目前,民营经济占的比重仍然偏低,怎样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恐怕仍然是当前的大课题。

至于培养企业,我认为还是需要企业自己奋斗,政府只是给他们创造环境,特别是品牌的培养,政府最重要的是多支持不干预。当然,要加大优秀企业品牌的宣传,有些品牌是属于消费品行业,大家印象比较深,而属于生产资料行业的,大家印象就不太深,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是有必要的,此外还应加上一些鼓励措施。

另一方面,就是要鼓励外来的品牌进入,要鼓励各地的名牌在武汉发展,可以开展公平竞争。我们要有一种开放意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本地的品牌也是搞不上去的,用封闭的办法根本行不通。

武汉前几年做得最成功的是武汉的光谷,我们的光纤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我们的激光已经占到全国份额的40%,我们的数控技术在全国市场上也有相当比例,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走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人才是湖北最大的资源

记者:华中科技大学在广东一家企业里面有将近两千多名学生,在湖北可以找这样的企业吗?您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把栋梁之才留在湖北?

俞正声:我希望栋梁之才有广阔的选择,不仅仅限于湖北,同时也不要单纯地考虑金钱。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发挥自己的才能,以及让自己发挥才干的机会,用这样的标准来选择自己的职业。我希望他们最后选择在湖北发展,也希望他们现在就能在湖北发展,我更希望他们有一个创造自己才能和发挥自己才能的场合。

就湖北而言,我最关心的就是高技术产业。因为湖北是人才大省,科研院所和高校很多,我们最大的优势不是资源,湖北最大的资源是人才,所以,湖北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在中部地区来讲应该是高技术产业。我们这方面还做得不够,还需要加大力度,要说发展的制高点的话,这就是制高点。

记者:您希望未来的湖北是什么样子?

俞正声:未来的湖北,我想应该做到产业结构调整要基本到位,高技术产业要突破,另外,湖北还要把核电搞上去,我们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县域经济上去了,农民收入就多了,我希望农村的状况有比较大的变化。

上一篇:民企租房享受重庆市最低价下一篇:中下游行业利润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美尚

小雾镜散粉

小银管眼线液笔

银耳子面膜

银耳子面膜

友情链接